张慧雯是一位专门研究人工智能的研究员,以其在生成模型和图像合成方面的工作而闻名。她是Meta的超智能实验室团队的成员。
张慧雯于2009年至2013年在清华大学攻读本科,获得计算机科学学士学位。本科毕业后,她于2013年进入普林斯顿大学攻读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她的博士研究由Adam Finkelstein指导,并于2017年完成学业。[2] [1] [6]
张慧雯在人工智能研究领域的职业生涯包括在著名科技公司担任职务。2016年,张慧雯获得了微软奖学金。2015年,她在西雅图的Adobe实习。从2018年到2023年,她在谷歌研究院担任研究员。2023年,她加入OpenAI担任研究员。2025年7月,有报道称张慧雯已加入Meta新成立的超智能实验室团队。
张慧雯的研究重点是照片处理、图像合成、深度生成模型和多模态生成模型中的实际问题。在谷歌研究院工作期间,她参与了MaskGIT和Muse文本到图像架构的发明。在OpenAI,她是多模态模型GPT-4o的共同创建者,为它的图像生成能力做出了贡献。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她发表了关于“PairCycleGAN:使用生成对抗模型进行风格迁移”的研究,这是一种使用范例图像从源域到目标子域学习风格迁移的方法。[1] [2] [3] [4] [5]
2025年7月,张慧雯成为Meta超智能团队的一员,该研究小组成立于公司基础人工智能研究(FAIR)部门内。该部门的成立是为了研究通用人工智能(AGI)的方法,重点是开源框架和长期研究工作。
该团队是通过广泛的招聘工作组建的,汇集了来自包括Google DeepMind和OpenAI在内的各个AI组织的研究人员。在加入该团队之前,张慧雯在DeepMind从事语言模型开发工作,参与了与大规模模型训练和架构相关的项目。
超智能团队的初步活动领域包括多模态系统的开发、跨越较长时间范围的规划和推理研究,以及检查使自主AI行为与预期设计参数对齐的方法。据Meta称,该小组独立于短期产品开发运作,其结构旨在支持长期研究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