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攻击发生在区块链受到一群矿工的攻击时,这些矿工拥有超过网络总挖矿哈希率的 50%。如果这个群体获得网络中 51% 节点的控制权,理论上他们就拥有修改区块链的权限。[1]
区块链通过确保没有任何个人或特定群体控制网络来实现去中心化。这种去中心化结构至关重要,因为区块链生态系统中的所有参与者必须就区块链的当前状态达成共识。这种对广泛分布的网络参与者之间达成一致的要求,为区块状态的真实性建立了高度的确定性。[2]
51% 攻击是指对区块链的蓄意攻击,其中一个群体获得超过网络 50% 哈希算力的控制权,哈希算力是用于解决密码难题的计算能力。随后,该群体在精确的时刻将修改后的区块链版本引入网络。理论上,由于攻击者对网络的多数控制权,网络可能会接受这个被篡改的区块链。[1][2][3]
在 51% 攻击中,交易甚至可能在验证之前就被撤销。这会导致双重支付。由于攻击者拿走了他们的份额,合法的矿工在更新网络时也会赚得更少。[4][2] 对区块链的 51% 攻击可能会对加密货币的声誉产生不利影响,这将导致投资者出售他们的加密货币,使其价值贬值。[5][6]
只要区块链采用工作量证明 (PoW)机制来验证交易,攻击者就可以通过阻止区块的确认和顺序排列来故意中断网络。[4] 51% 攻击对矿工的计算能力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因此,交易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获得批准并记录在区块中。因此,区块链网络变得容易受到攻击,使攻击者能够比矿工更快地执行交易。[4]
区块链采用多种策略来预防 51% 攻击。其中一种策略是激励更多的参与者加入网络并运行他们自己的节点,从而加强强大的网络社区。更多参与者贡献资源使得单个实体更难对网络施加控制。[3][4]
在一个小型区块链网络中,单个矿工有可能成为多数参与者并占据主导地位。采用工作量证明 (PoW) 共识机制的区块链网络通常会实施一项要求,即矿工定期更新他们的设备。忽略这一点可能会导致他们失去区块奖励并落后于网络中的其他矿工。[4]
为了降低 51% 攻击的风险,区块链网络可以选择权益证明 (PoS) 共识机制,通常认为它比工作量证明 (PoW) 更安全,因为与在 PoW 区块链中获得大部分挖矿能力相比,攻击者更难获得大部分质押的加密货币。[4][5][8]
大多数 51% 攻击都针对较小的加密货币。专家认为,由于获得超过一半挖矿能力的控制权需要付出巨大的成本,因此主要的加密货币不太可能成为成功的 51% 攻击的受害者。以下是过去经历过 51% 攻击的区块链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