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tology 是一个高性能的公共区块链和分布式协作平台。Ontology 能够实现去中心化的网络环境,解决身份安全和数据完整性的关键问题。通过确保用户可以相互信任,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数据共享和高效协作。
Ontology(成立于 2017 年)是一个用于自主身份和数据的区块链。它们提供高性能的公共区块链,专注于去中心化身份和数据,具有各种分布式账本和智能合约系统。[1][2]
Ontology 是一个多链和多系统框架,由各个行业和地区组成,这些行业和地区使用 Ontology 的协议来实现各种链和传统信息系统之间的映射。Ontology 也被称为 Ontology 链组 或 Ontology 链网络,它是区块链之间的链接。
Ontology 区块链平台可以为不同的应用定制各种公共区块链,并支持公共区块链系统。凭借其众多的协议组,Ontology 促进了链网络之间的协作。
它们为各种分布式场景提供通用模块,例如分布式数字身份系统、分布式数据交换协议等,这些模块位于底层基础设施之上。Ontology 基于特定的场景需求创建新的流行模块。[3][4]
Ontology 由一家名为 Onchain 的中国公司于 2017 年推出。它的创建是为了充分利用区块链网络的优势。与第一个专注于创建去中心化系统的加密货币不同,Ontology 作为第三代加密货币,主要专注于增强区块链系统中的交互。第二代加密货币专注于修复第一代加密货币的缺陷。
Ontology 由达鸿飞和张铮文创建。这两位专家专注于与政府合作,帮助他们了解区块链系统的优势。张铮文此前还曾在 2005 年成立的 Orca Digital Inclusive 工作。这让两位专家对加密世界有了深入的了解,因此该货币的投资者对加密货币的未来更有信心。
Ontology Coin 最初是 NEO 区块链上的 NEP-5 代币(NEP-5 是一种 NEO 代币)。然而,在 2018 年 6 月 30 日,Ontology 主网启动,NEP-5 ONT 被替换为原生主网 ONT。
Ontology 项目背后的公司 Onchain 实际上也是 NEO 背后的公司,NEO 迅速成为更知名的区块链相关项目之一。一度,NEO 在加密社区中经常被称为“中国以太坊”,因为它起源于中国,并且专注于构建像 Ethereum 这样的智能合约平台。
有趣的是,Ontology 没有进行 ICO 或首次代币发行,即区块链项目向公众出售代币以筹集项目资金。尽管 Ontology 确实进行了私募(他们向私人投资者出售代币)。
Ontology 团队没有公开发售 ONT,而是将 ONT 空投(免费分发)给 NEO 持有者以及注册了他们电子邮件列表的人。[5]
ONT ID 是一个基于去中心化身份协议的框架,使用区块链和密码学技术,将人、数据和服务连接起来。
ONT ID 保护用户隐私并确保数据安全,从而实现可信的协作。
与第三方共享您的身份时,您不必提供所有凭据。您所做的只是提供您的身份证明,这类似于经过公证的文件的公证签名。尽管在这种情况下,您只需提供“签名”而不是文件。
该证明或验证由 Ontology 信任锚提供,他们为 ONT ID 用户提供凭据验证服务,以换取 ONT 代币。
这种证明系统是安全且免受篡改的,这要归功于高度复杂的密码学协议,而不是像签名这样的东西,签名可能会被伪造。
这对于应用程序和开发人员来说意义重大,他们可以使用 ONT ID 在数字时代快速安全地验证新用户,而无需处理护照等敏感文件。[6]
达鸿飞 最为人所知的是在 2014 年与张铮文共同创立了基于区块链的“智能经济”网络 Neo。达鸿飞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获得技术和英语学位。达鸿飞在一家咨询公司工作到 2013 年,之后他学习了如何编码,然后创立了 Neo。达鸿飞还与张铮文共同创立了 OnChain,这是一家为私营公司提供服务的商业 区块链 公司。
李俊 拥有丰富的学术背景,包括计算机科学学士学位、通信工程硕士学位、MBA 和 PMP。他是一位高级区块链架构师和区块链解决方案专业人士,在 IT 和金融科技领域拥有 16 年的工作经验。李俊此前曾为顶级国际 IT 公司和中国主要金融交易所提供技术架构、管理和规划支持。他参与了许多主要系统的架构设计和技术管理,并从头开始建立了多个技术团队和系统。李俊还对金融行业有着深刻的了解,擅长内部管理和外部沟通。
Ontology 使用双代币(ONT 和 ONG)模型来适应链网络的治理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