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ttensor 是一个开源协议,为基于区块链的去中心化机器学习网络提供动力。TAO 是 Bittensor 的原生加密货币,它奖励那些以协作方式训练并根据其提供给集体的价值提供信息的机器学习模型。[1][2][3][4]
Bittensor 是一个挖矿网络,类似于 Bitcoin,它提供对去中心化机器学习网络的抗审查访问。它由 Opentensor 基金会和创始人 Jacob Robert Steeves & Ala Shaabana 于 2021 年开发。
Bittensor 提出了一种通过利用分布式账本开发和分发 人工智能 技术的策略。这涉及诸如开放访问/所有权、去中心化治理以及在激励框架内利用全球分布式计算资源等方面。
此外,它还作为一个开源的机器智能存储库运行,该存储库还根据用户贡献的价值分配奖励和网络所有权。
Bittensor 使用智能证明,一种共识机制,奖励那些为网络贡献有价值的机器学习模型和输出的节点。它是 工作量证明 (PoW) 和 权益证明 (PoS) 机制的变体,用于 区块链 网络,但节点不需要解决复杂的数学问题,而是需要执行机器学习任务来证明他们的智能。节点的机器学习模型的输出越准确和有价值,被选择向链中添加新区块并以 TAO 代币的形式获得奖励的机会就越高。[9] [1] [3] [4] [5] [8]
Bittensor 协议是一种去中心化机器学习协议,它支持网络参与者之间交换机器学习能力和预测。它促进了以 点对点 方式共享和协作机器学习模型和服务。[5][9]
Bittensor 网络由一组参与该协议的节点(矿工)组成。每个节点都运行一个 Bittensor 客户端软件,使其能够与网络中的其他节点交互。[9]
Bittensor 协议通过一个注册过程运行,该过程涉及注册一个热键。要参与 Bittensor 网络并挖掘 Tao 代币,用户需要通过解决 工作量证明 (POW) 或使用 recycle_register 方法支付费用来注册一个热键。[9]
注册后,节点将成为子网的一部分,该子网是 Bittensor 网络中的特定领域或主题。每个子网都有自己的一组注册节点和相关的机器学习模型。[9]
验证器负责验证矿工提供的响应和预测。验证器确保网络中交换的数据和模型的完整性和质量。验证器 查询矿工并评估他们的响应,以确定其预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验证器充当 Bittensor 网络的中间人和接入点,从而实现交互并为用户和应用程序提供接口。[9]
Bittensor 网络中的矿工通过托管和提供其本地托管的机器学习模型来提供机器学习服务。当客户端应用程序需要预测时,它会向 Bittensor 网络发送请求,该网络会将请求路由到已注册为所需服务提供商的矿工。矿工使用其本地托管的机器学习模型处理请求,并将预测结果通过 Bittensor 网络返回给客户端。[9]
Bittensor 网络使用共识算法来达成对网络状态的协议,并确保正在处理的数据的完整性。共识机制 有助于防止双重支出,确保数据一致性,并维持网络的整体安全性。[9]
Bittensor 网络通过基于代币的经济来激励参与和贡献。矿工和验证器因其计算资源、准确的预测以及对网络的其他有价值的贡献而获得 TAO 代币奖励。这些激励措施鼓励积极参与,并有助于维持网络的稳定性和效率。[9][7]
TAO 是 Bittensor 的原生加密货币,用于激励人工智能技术的开发和分发。它还授予外部访问权限,允许用户从网络中提取信息,同时根据自己的需求调整其活动。它用于治理、质押,并作为访问 Bittensor TAO 网络上构建的人工智能服务和应用程序的支付方式。[2][7][9]
Tao 的总供应量限制为 21,000,000 个单位,其分配由 减半 周期管理。这意味着每经过 1050 万个区块后,区块奖励 就会减少一半。目前,网络每 12 秒生成一个 Tao,总计每步一个区块。总共将有 64 次减半事件,第一次计划于 2025 年 8 月进行。[7]
2024 年 7 月 3 日,Bittensor 在一系列钱包被盗事件后被迫关闭其网络活动,这些事件窃取了至少价值 800 万美元的数字资产。[10]
Bittensor 的联合创始人 Ala Shaabana 宣布网络中断是为了控制漏洞。
“作为更新,我们已经控制了攻击并将链置于安全模式(区块正在生成,但不允许进行交易)。我们仍在调查中,并正在考虑所有可能性。请继续关注。”
匿名链上调查员 ZachXBT 于 7 月 3 日在 Telegram 消息中首次发现了盗窃案。他写道:
“Bittensor 由于今天早些时候发生的额外盗窃案而停止,这可能是由于私钥泄漏造成的。”
未知地址“5FbW”被利用获取了价值约 800 万美元的 32,000 个 Bittensor (TAO) 代币。据 ZachXBT 称,这次攻击发生在一个月前,即 2024 年 6 月 1 日,另一个钱包被盗取了价值 1120 万美元的 TAO 代币。[10]
在 OpenTensor 基金会 (OTF) 于 2024 年 7 月 3 日发布的验尸报告中,漏洞的根本原因被确定为 PyPi 包管理器中的恶意包。受损的包伪装成合法的 Bittensor 库,但包含旨在窃取未加密的冷密钥详细信息的代码,并将解密的字节码发送到攻击者控制的远程服务器。该漏洞影响了 5 月 22 日至 5 月 29 日期间下载了 PyPi 包管理器 6.12.2 版本并执行了特定操作(例如 质押、钱包转账或委托)的用户。[12]
发现后,OTF 迅速从 PyPi 包管理器存储库中删除了恶意包,并彻底审查了 GitHub 上的 Subtensor 和 Bittensor 代码。没有发现其他漏洞,但该团队仍在评估代码库并调查潜在的攻击媒介。[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