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ck O’Holleran 是 SKALE 的 CEO 兼联合创始人,SKALE 是一个为 以太坊 dApps 设计的多链网络。他是一位专注于开发 区块链 和去中心化系统的科技企业家。[1]
O’Holleran 于 2005 年毕业于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获得工商管理学士学位。[1]
毕业后,O’Holleran 在移动安全提供商 Good Technology 担任客户经理,向各政府公司销售软件。2007 年,该公司被摩托罗拉收购,因此他加入了业务发展和产品战略团队,并在那里工作到 2008 年 5 月。[1]
2008 年,O’Holleran 联合创立了 Aktana,这是一家为生命科学公司提供 AI 互动软件的公司。他帮助公司从一家四人创业公司发展成为一家全球性公司。在此期间,他还担任风险投资公司 Alchemist Accelerator 的教练和导师。[1]
O’Holleran 后来在一家名为 SaaStr 的 SaaS 开发公司工作。他在 2011 年发现了比特币,但直到 2013 年才进入 加密 领域,当时他开始研究去中心化应用程序和以太坊。[2]
“实际上我在 2011 年就被介绍了 比特币,但我不得不说我并没有真正理解它。然后在 2013 年,我有点深入研究了。当 以太坊 推出时,我对此感到非常兴奋。然后,当我开始我的下一家公司时,坦率地说,我当时正在——我在一个名为 SaaStr 的地方工作,这是一个 SaaS 公司(软件即服务公司)的孵化器。每天,我都在花一整天的时间阅读加密货币和交易加密货币。”
“我意识到可以创建新型的、社区拥有和社区治理的企业,并且在许多不同领域具有巨大的增长潜力。所以,我回不去了。这就是我进入 区块链 的方式。”
2017 年,O’Holleran 正在筹备一家新的区块链公司,当时他遇到了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和密码学家 Stan Kladko,后者也在尝试开发一些自己的 dApp。在讨论了他们的想法后,他们决定创建 SKALE 网络。2018 年,O’Holleran 成为 SKALE 的 CEO 和 NODE 基金会(SKALE 的非营利支持者)子公司 N.O.D.E. Anstalt 的董事。[2][3]
“我有很多想要启动的应用程序,以帮助为用户带来价值并改变行业,然后我遇到了我的联合创始人 Stan Kladko。”
“所以,我正在筹备 Adapt,而我的联合创始人 Stan 正在筹备六个不同的应用程序。他说,‘是的,他说我可以做一个去中心化的 Uber,我正在为一个 Twitter 支付平台开发一个东西,我有一个 去中心化交易所,我想构建这个。’Stan 非常聪明;他是一位技术远见家。我说,‘Stan,你为什么认为你可以构建所有这五件事?’你知道,我们走到白板前,他绘制了架构。他说,‘好吧,这就是我要构建的,这就是它的样子。’我说,‘你知道吗,’我们的想法结合在一起,我们想,‘让我们去构建 SKALE。’”
O’Holleran 和 Kladko 相信以太坊,并希望通过降低 gas 费用使其更易于访问。他们关于 SKALE 的想法也早于关于 Layer-2、应用链和 以太坊 扩展的讨论。[3]
“让我们帮助像我们这样的人,因为我们相信以太坊。让我们使人们能够以一种更易于访问的方式访问以太坊,而无需 gas 费用,并以一种在财务上可行的方式,仍然锚定到以太坊的安全性。那是因为在人们谈论 Layer-2 之前,他们没有谈论应用链。他们没有谈论以太坊的可扩展性,这确实是,我们不想这样做。当时你要么试图构建一个有竞争力的第一层,要么你在应用层,所以对我们来说,我们自己的需求驱动了对规模的要求,然后我们正式启动了该项目,2018 年 1 月 1 日。”
在 REIMAGINE 2020 期间,O’Holleran 讨论了 SKALE 是什么、它是如何工作的,以及他对 区块链 未来的愿景。当被问及网络如何工作时,他首先解释了中心功能“弹性链”:[2]
“让我告诉你关于 侧链 的信息。侧链具有许多令人惊叹的特性,具有非常好的用户体验,在其他区块链和另一个区块链之间实现无缝互操作性。如果它们运行相同的基本软件(例如以太坊),那么也存在完全的互操作性和可组合性。问题在于侧链运行区块链的计算机或节点数量较少。”
“因此,SKALE 所做的是它具有一个独特的模型,最终开发人员只获得 16 个 节点。他们获得一小组节点来运行他们的区块链,但这些节点是从这个非常大的池中挑选出来的……然后发生的是有 验证者 运行所有这些节点,并且网络中将有数百个节点。这些节点中的每一个都被分解成更小的部分。因此,如果我说,“嘿,我有一个 去中心化交易所,我有一个 DeFi 应用程序,我有一个支付平台,我想获得一个 SKALE 链”,那么实际上以太坊 主网 与 SKALE 通信,然后在没有任何人参与的情况下,它随机选择一些节点并将它们拉入。他们说,“这些是你的节点”,这就是使这成为弹性侧链的原因,或者我什至喜欢称它们为弹性分片。”
然后他继续解释了网络如何通信并将节点分配给开发人员:[2]
“这些智能合约实际上与每个节点通信,并且每个节点都有自己的节点核心,其功能类似于自己的大脑。这类似于一个蜂群,其中所有节点都与“蜂王”(即 以太坊)通信,并自主组织自己以分配回给用户。节点池构成了 SKALE 节点,从数百个开始,但渴望将来达到数万个。每个节点可以在 128 个不同的 SKALE 链上,可能从大约一千个节点提供大约 8,000 个链。”
当被问及什么是“弹性”区块链时,O’Holleran 回答说:[2]
“有两个要素促成了系统的弹性,这就是我们选择该术语的原因。一个方面涉及节点分配方式的结构,正如我们之前讨论的那样。另一方面是大小和配置,这是企业环境中常见的概念。当从 Salesforce.com、Amazon 或 Google Cloud 等提供商处购买服务时,客户不再需要像使用本地软件那样编写自定义代码。相反,他们专注于配置,寻找根据其特定需求、成本、用例和所需特性和功能量身定制的现成解决方案。”
“使用 SKALE,用户可以灵活地根据其项目的规模和需求调整其链的大小。例如,一个小项目可以选择一个最小的链,由 16 个节点的 1/128 组成,而一个较大的项目可能需要整套 16 个节点。将来,用户可能会有更精细的控制,指定 128 个节点的分数或整套节点,成本也会相应地缩放。这种弹性还扩展到激活隐私功能的能力,利用网络中的 SGX 等技术,以及其他可定制的选项,以满足个人偏好和需求。”
“我们需要它。真的,对我们来说,为了实现每天有数百万和数亿用户使用以太坊的愿景。而 SKALE,我们需要 ETH2。我们想要它。它将极大地提高可扩展性,实际上,我们获得了 64 个版本的以太坊,它们都比一个更快。因此,SKALE 可以连接到所有这些。”
“为什么你仍然需要 Scale?这不仅仅是吞吐量的问题;我们可以测量每秒的交易吞吐量,并说,是否有足够的吞吐量?因此,人们喜欢将区块链视为 Visa——哦,它只是一个支付层。现实情况是,智能合约是一个计算层。因此,当您需要将逻辑合并到交易中时……而 SKALE 所做的是它为每个应用程序提供自己的后端,然后所有事情都在后端发生。当钱需要离开时,它会回到以太坊,并且在 SKALE 上发生的事情会得到纠正,然后传递过去,钱会像从未离开一样传递给用户。因此,开发人员喜欢它,因为他们获得了自己安全可靠的以太坊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