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I
LI.FI 是一个跨链桥和去中心化交易所 (DEX) 聚合协议,它作为一个中间件基础设施层发挥作用。它聚合了各种链上流动性来源和桥接解决方案,以通过一个统一的应用程序编程接口 (API) 实现跨多个区块链网络的资产交换和转移。
概述
LI.FI 旨在解决 去中心化金融 (DeFi) 生态系统中的流动性和基础设施碎片化问题。随着 区块链 数量的增长,用户和资产被隔离在不同的网络中,使得它们之间的价值转移变得复杂且效率低下。该协议基于区块链的未来是多链的理念,跨链桥是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并且聚合这些解决方案对于简化用户体验和推动主流采用是必要的。
LI.FI 作为一个中间件或抽象层,旨在将 DeFi 的基本要素(如桥和 DEX)与应用层(包括钱包、去中心化应用程序 (dApp) 和其他平台)连接起来。 [1]
该协议的主要重点是为开发人员和企业提供企业对企业 (B2B) 解决方案。它提供了一套工具,可以节省开发人员集成和维护与众多独立桥和交易所的连接所需的时间和资源。这使得开发团队能够实施复杂的跨链策略和用户体验,而无需从头开始构建底层基础设施。
LI.FI 的名称源于其连接 DeFi 领域的 **(LI)**nk **(FI)**nancial 组件的使命。 [1] 与该项目相关的一个关键人物 Philipp Zentner 通过声明表达了该协议的价值主张:
"互操作性可能已解决,但碎片化尚未解决。这就是 @lifiprotocol 发挥作用的地方。" [2]
LI.FI 通过软件开发工具包 (SDK)、API 和预构建的小部件提供其聚合的流动性和桥接路由。这使得合作伙伴能够以适合其技术需求的方式集成跨链功能,从完全自定义的后端集成到简单的、可嵌入的用户界面。该协议已获得广泛采用,处理了超过 300 亿美元的交易量,涉及超过 5000 万次转账,并与包括主要钱包和 dApp 在内的 600 多个合作伙伴集成。 [3] [2]
历史
该项目的公开活动始于2021年中期左右,其官方X(前身为Twitter)账号于当年6月建立。[2] 最初名为Li.Finance,该项目于2022年4月14日进行了重大品牌重塑,正式更名为LI.FI。
此次更名旨在明确其作为B2B基础设施提供商的战略重点,而非面向消费者的应用程序。作为战略转变的一部分,该公司将其面向直接用户交换的B2C界面指定到单独的域名transferto.xyz,以明确区分其以开发者为中心的核心基础设施和面向零售的产品。
Arjun Chand撰写的品牌重塑公告强调了该公司作为多链生态系统中开发者构建的基础层的使命。[1]
自成立以来,该协议不断扩大其合作伙伴关系和集成。
2025年9月26日,LI.FI宣布其基础设施被用于帮助支持Plasma基金会的金融系统。该项目还参与了社区和行业活动,例如在2025年10月1日于新加坡举行的TOKEN2049大会上共同主办了专注于DeFi和传统金融(TradFi)融合的“Stable Takes”活动。[2]
技术
LI.FI 的技术以聚合和抽象的概念为中心。它作为一个中间件层运作,通过复杂的流动性来源网络智能地路由交易,为用户寻找最有效的跨链交换或转移路径。该协议创建了它所描述的“跨链流动性来源的数据网格”,使其能够在价格、速度和安全性方面提供最佳执行方案。[1]
该系统的核心是一个先进的路由算法,在处理交易时会考虑多个变量。当用户发起跨链交换时,协议会分析各种潜在的路径,这些路径可能涉及不同桥和 DEX 的组合。例如,在 Ethereum 上将 USDC 交换为 Solana 上的 SOL 可能涉及将 USDC 桥接到一个对两种资产都具有高流动性的链,在该中间链上的 DEX 上进行交换,然后将生成的资产桥接到 Solana。LI.FI 的系统自动化了这个复杂的决策过程,以提供无缝的体验。
以下是该公司官方博客中的一段引言,总结了其技术理念:
“对于 LI.FI 来说,抽象是关键。我们抽象了桥接/交换/转移资产的所有复杂性,并将它们作为一个跨链流动性来源的数据网格整合到一个 SDK 中,该 SDK 可以支持任何跨链策略。” [1]
聚合的基础设施
为了构建其“数据网格”,LI.FI集成了各种链上基础设施。这种多层方法确保了深度流动性和广泛的路由选择。聚合的组件包括:
- 跨链桥: 该协议连接到许多桥,例如Stargate和Across,它们负责在不同的区块链之间转移资产。
- DEX聚合器: 为了在任何给定的链上找到最佳的交换价格,LI.FI利用主要的DEX聚合器,如1inch,它们本身从多个去中心化交易所获取流动性。
- 去中心化交易所(DEX): 当它是最有效的选择时,该协议也可以直接通过像Uniswap这样的单个DEX路由交易。
- 基于意图的系统: LI.FI利用基于意图的系统和求解器,允许用户声明他们期望的结果(例如,“我想把Arbitrum上的X数量的ETH转换成Solana上的Y数量的SOL”),并让第三方“求解器”网络竞争以最有效的方式执行交易。
这种基础设施的组合使协议能够无缝地促进复杂的跨链交易。 [3]
区块链支持
该协议被设计为与区块链无关,并支持广泛的网络。截至2025年,LI.FI支持超过30条链,包括主要的生态系统,如:
- EVM兼容链(例如,Ethereum, Arbitrum, Optimism, Polygon, BNB Chain, Base, Avalanche, zkSync, Linea, Metis)
- Solana
- Bitcoin
- 其他替代虚拟机(alt-VMs)
这种广泛的支持使开发人员能够构建可以与DeFi领域的大部分交互的应用程序。 [3]
企业解决方案
对于其企业和大型合作伙伴,LI.FI 提供了一套旨在确保可靠性、性能和支持的功能。该基础设施建立在云原生、模块化架构之上,具有高级缓存功能,可处理高交易量并保持性能。
企业产品包括服务级别协议 (SLA)、专门的客户经理提供技术和战略支持,以及合作伙伴门户网站,可访问详细的数据和分析。这些分析提供对用户活动、交易量趋势和产生费用的洞察,使合作伙伴能够根据数据做出关于其集成的决策。 [3]
产品
LI.FI 提供一系列为开发者和 dApp 量身定制的产品,使他们能够集成具有不同定制级别的跨链功能。
- API 和 SDK: 核心开发者产品是全面的 API 和软件开发工具包 (SDK)。这允许将 LI.FI 的跨链交换和桥接逻辑深度集成到应用程序的后端和前端。开发者可以使用 SDK 构建完全定制的用户体验,同时利用 LI.FI 强大的路由和聚合引擎。
- 交易小部件: 对于寻求更快、更简单集成的团队,LI.FI 提供了一个预构建的、可定制的 UI 组件。这个小部件可以嵌入到任何 dApp 或网站中,据报道在五分钟内即可完成,从而立即为用户启用跨链交易和桥接功能。小部件的外观可以定制以匹配宿主应用程序的品牌。
- LI.FI Scan: 一个跨链区块浏览器,专门为通过 LI.FI 协议促进的交易而设计。它允许用户和开发者跟踪其多步骤、跨链交易从其来源链到其目标链的状态,从而在通常不透明的过程中提供透明度。
- LI.FI 合作伙伴门户: 一个专为集成合作伙伴设计的专用仪表板。该门户允许合作伙伴管理其集成设置、监控性能以及访问与其用户的交易量和行为相关的分析。
- transferto.xyz: 虽然 LI.FI 的主要重点是 B2B,但它维护
transferto.xyz作为其官方企业对消费者 (B2C) 界面。这个独立的网站允许个人用户直接访问该协议的跨链交换和桥接功能。 - Glacis: 这被列为公司官方网站上的产品,但可用文档中未提供有关其功能的具体细节。
这些产品为构建多链应用程序提供了一个灵活的工具包。 [3] [1]
合作伙伴关系与采用
LI.FI 已被 Web3 生态系统中的众多公司集成,从而确立了其作为跨链功能关键基础设施提供商的地位。截至 2025 年 9 月,该协议报告拥有超过 600 个合作伙伴。同期数据显示,24 小时 DEX 聚合交易量接近 5.95 亿美元。累计而言,该协议已处理超过 300 亿美元的转移量,涉及超过 5000 万笔交易。 [2] [3]
集成 LI.FI 技术的著名合作伙伴包括:
- 钱包: Robinhood (Web3 钱包)、MetaMask、Binance Web3 钱包、Phantom 和 Brave Wallet。
- DeFi 和 dApp: DeFi Saver、Hyperliquid 和 Layer3。
- NFT 和数据平台: OpenSea 和 DappRadar。
- 基础设施和支付: Gnosis Pay 和 Plasma Foundation。
与 MetaMask、Phantom 和 Robinhood 等主要钱包的集成尤为重要,因为它将 LI.FI 的基础设施暴露给数百万最终用户。合作伙伴公司的高级业务经理 Arnaud Lepraux 提供了关于集成体验的评价,他说:“快速、高效且协作——LI.FI 是升级我们交换体验的关键推动者。”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