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vid Lu是Drift Protocol的联合创始人兼核心贡献者,Drift Protocol是一个建立在Solana区块链上的去中心化交易基础设施。他在塑造Drift的产品战略、提高资本效率和促进其生态系统的增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
Lu获得了诺丁汉大学商学院的创新、战略和金融学士学位(BCom)。随后,他进入新南威尔士大学(UNSW),完成了法学学士(LLB)和商学学士(BCom)学位,专业为金融。[2]
Lu的职业生涯始于2016年,当时他与人共同创立了Textbook Ventures,这是一个位于悉尼的学生主导的投资机构,他在那里一直工作到2018年。此后,从2018年到2021年,他担任一家对冲基金的管理合伙人,在那里他获得了风险管理和投资策略方面的经验。2021年,他转型为天使投资人,对各种基金和早期项目进行了超过20项投资。同年,他与Cindy Leow共同创立了Drift Labs,此后他一直参与在Solana区块链上构建和维护去中心化交易协议Drift。[3]
在2024年10月接受SolanaFloor的采访时,Lu讨论了Drift协议自2021年3月成立以来的显著增长和发展。他指出,Drift经历了各种市场波动,并吸取了重要的教训,尤其是在2022年发生重大事件之后。Lu强调了该协议专注于改进其核心产品,特别是其名为B.E.T.的预测市场产品。该功能使用户能够使用各种抵押品类型进行跨保证金交易,这吸引了广泛的用户群体,包括传统衍生品的新手。Lu强调了Drift通过社区倡议和即将推出的移动解决方案来致力于用户参与。他还回顾了Solana网络改进的重要性以及预测市场在去中心化金融(DeFi)生态系统中的未来潜力。讨论的结论是对加密货币领域不断发展的机遇持乐观态度,特别是关于去中心化应用程序和更广泛的Solana经济。[3]
在2025年5月21日纽约市举行的Drift DeFi Day上,Lu发表了题为“DeFi之城”的演讲,概述了Drift协议的演变和未来愿景。他将Drift定位为Solana区块链上去中心化金融的基础层,指出它在四年内从一个小团队转变为拥有近100个合作伙伴的广泛生态系统。Lu强调,该协议旨在开放和无需许可,允许任何人在其基础上构建,而无需集中授权。他强调了支持多样化的应用程序和用户界面的重要性,以提高全球受众的可访问性和可用性。Lu还谈到了与生态系统增长相关的挑战,特别是在扩展和应对监管问题方面。他阐述了Drift Foundation的宏伟目标,旨在通过创建一个开放的、可组合的金融基础设施来支持下一代无需许可的机构,从而在三年内产生巨大的经济价值。[4]
在2024年12月的Multicoin峰会上,Lu将Drift的愿景展示为一个“DeFi超级协议”。他首先谈到了中心化金融中固有的问题,例如巨大的障碍和成本,尽管用户通常更喜欢中心化产品。Lu解释说,Drift于2021年推出,旨在通过将各种金融活动整合到一个单一的、全面的交易平台中来提高DeFi中的资本效率。他强调了Drift的快速增长,大量的交易量和存款证明了这一点。该平台使用户能够跨多种资产获得收益,并提供创新产品,包括预测市场和混合自动做市商(AMM)模型。Lu强调,资本效率对于主流DeFi的采用至关重要,并概述了Drift的未来目标,其中包括扩大其产品范围,并通过面向消费者的应用程序使DeFi对更广泛的用户群更具可访问性。[5]
在2024年4月迪拜举行的TOKEN2049上,Lu与联合创始人Cindy Leow一起介绍了Drift在去中心化金融方面的进展,并宣布推出DRIFT治理代币。他们讨论了去中心化交易所(DEX)在与中心化交易所竞争时面临的历史性挑战,并将这些困难归因于用户体验的局限性和区块链基础设施的限制。创始人分享了他们从中心化交易到构建Drift的历程,Drift已成为Solana区块链上领先的永续交易所。他们重申了他们致力于创建一个完全无需许可的交易环境,该环境仍然提供交易者期望的灵活性和用户体验。治理代币的推出被强调为赋予用户权力并使他们的利益与Drift的持续发展保持一致的一步,从而加强了该协议对加密货币交易中去中心化和创新的奉献。会议以问答环节结束,回答了社区关于Drift交易环境中流动性机制和风险管理的问题。[6]
Lu在2022年10月新加坡举行的TOKEN2049上主持了一个关于加密货币市场不断演变的结构的小组讨论。该小组由行业专家组成,包括来自Cumberland的Paul Kremsky、来自B2C2 Japan的Philip Gillespie和来自Jane Street的Thomas Uhm,他们从传统金融和加密货币交易的多元化背景提供了见解。讨论的重点是影响科技和加密货币市场的近期宏观经济变化,并强烈强调在利率上升和信贷风险增加的环境中稳健的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尤其是在信贷蔓延影响了Celsius和Terra等实体之后。
小组成员还讨论了监管挑战,强调需要在促进创新和保护消费者之间取得平衡。他们探讨了加密货币领域内产品供应和流动性机制的持续演变,强调了可靠的信贷中介机构的关键作用以及在应对市场复杂性的同时访问创新金融产品的潜力。[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