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erscale 是一个基于 Telegram Open Network (TON) 架构的 区块链 生态系统,旨在解决可扩展性挑战并支持 去中心化应用程序 和服务。[1]
Everscale 是一个去中心化的区块链网络,于 2020 年 5 月 7 日启动,起源于 Pavel 和 Nikolai Durov 于 2018 年发起的 Telegram 开放网络 (TON) 项目。
该网络于 2021 年 11 月 10 日更名,旨在通过 Ever 操作系统 (Ever OS) 运作,这是一个分布式系统,跨多个节点处理智能合约,以促进共识并保持不变性。Everscale 的去中心化结构旨在增强抗审查性,而其治理系统允许社区参与决策过程。[2][1][3][4]
2017年,Pavel Durov 提出了 Telegram Open Network (TON) 的概念,旨在将 Gram 加密货币 与 Telegram Messenger 集成。到 2018 年,TON 虚拟机和区块链已部分完成。 2019年,EverX(前身为 TON Labs)推出了其具有权威证明共识的区块链和 TON OS 的 alpha 版本。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随后试图阻止 Gram 的发行,将其归类为证券。EverX 还发布了 TON 的测试网。[4]
2020年,帕维尔·杜罗夫因TON ICO受到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质询,监管机构调查了资金的使用情况以及Gram代币的分类。杜罗夫表示,这些资金用于平台维护,并辩称Gram旨在作为一种实用型代币,而非证券。
在面临监管挑战后,杜罗夫宣布Telegram终止参与TON项目。随后,EverX为Free TON 区块链的启动做出了贡献,该区块链用TON Crystal代币取代了Gram,并要求参与者签署Free TON去中心化宣言。[4]
2021年,Everscale的吞吐量达到每秒64,000笔交易,并从Free TON更名。该网络旨在从C++过渡到Rust,以潜在地提高可扩展性和性能。[4]
2022年,Everscale致力于可靠外部消息协议(REMP),将其纳入Everscale SDK,并推出了旨在改善EVER代币市场地位的经济措施。该网络与DA5合作在菲律宾推出了区块链汇款服务,并确立了新的发展重点,即央行数字货币(CBDC)和企业解决方案,目标是占领这些领域的市场份额。[4]
2023年,Everscale与获得阿布扎比全球市场(ADGM)许可的区块链Venom建立了合作关系。该网络还旨在寻求进一步的合作、整合和技术升级。[4]
Everwallet 是一款非托管的 web3 钱包,旨在管理 TVM 网络(如 Everscale 和 Venom)上的数字资产。它支持多重签名功能和 Ledger 硬件钱包,以及分层确定性 (HD) 密钥管理。
该钱包旨在提供安全的跨平台访问,并与外部 dApps 和 NFTs 集成。它有助于快速交易和应用内购买 EVER 代币,旨在为管理数字资产提供安全高效的方法。[5][6]
Surf Wallet 是一款非托管钱包,旨在通过信用卡购买 Ever 代币。它还支持查看 NFT。[10]
Everspace Wallet是一个非托管多链钱包,旨在支持使用信用卡购买EVER代币。它还提供对各种功能的访问,例如NFT、DeFi工具和DAO投票。[10]
Everscan是一个为Everscale网络设计的区块链浏览器,使用户能够验证交易、账户和智能合约。它提供了一个包含网络统计信息的仪表板,以及区块、交易、消息、代币活动和NFT集合的详细页面。Everscan包括用于查看和验证智能合约的工具,旨在促进Everscale生态系统内的安全交互。该平台不断更新以增强其功能。[14]
Evercash 旨在将 Everscale 区块链 与 ATM 和银行系统集成,并连接到 Pi Union 的金融科技生态系统。Evercash 应用程序使欧洲用户能够申请带有 IBAN 的 Mastercard,创建 比特币、以太坊 和 EUPi 的钱包,并通过 Mastercard 或 Visa 为其充值。它还方便 EVER 用户的加密货币转账,并通过卡、SEPA、SWIFT 和加密货币为商家提供支付选项。[15]
EverName是由Blockchain Family团队开发的Everscale区块链上的去中心化域名服务。它的目标是使用户能够注册和交易*.ever域名作为TIP-4 NFT代币。12个字符以下的域名通过拍卖获得,而较长的域名可以直接购买。注册费用以EVER代币支付,这些代币会被销毁以减少代币供应。未来的计划包括增加子域名等功能,进一步与Everscale服务集成,并通过EVER DAO过渡到去中心化治理。[13]
FlatQube是由Broxus开发的Everscale上的去中心化交易所 (DEX)。它采用自动做市商 (AMM)和流动性池,旨在提供高效的代币交换和高收益农场。该平台允许治理代币(QUBE)持有者参与决策过程并影响奖励分配。FlatQube旨在通过利用Everscale的架构来解决诸如抢先交易和矿工可提取价值(MEV)等问题。[7]
Octus Bridge 是一个由 DAO 管理的跨链平台,旨在通过统一的界面促进各种区块链之间的传输。它支持 Ethereum、BNB、Polygon、Solana、Avalanche 和 Fantom 等网络。该平台旨在通过将跨链交易整合到单个操作中来简化跨链交易,从而降低复杂性和交易成本。[8]
Tokstock 是 Everscale 上的一个 NFT 市场,旨在支持各种类型的 NFT,并提供详细的统计数据、版税支付和多种货币选项等功能。它旨在促进创作者和收藏家之间的互动。
Everscale 的技术通过 Drivechains 支持 NFT 的去中心化存储,并允许创建可组合和可变的 NFT。此功能旨在增强 NFT 在游戏和虚拟环境中的适用性。[9]
EVER DAO 是一个去中心化治理平台,旨在使 EVER (wEVER) 代币持有者能够对 Everscale 网络提案进行投票。投票权基于参与者持有的 WEVER 数量。[17]
Everscale的区块链具有一个主链和面向用户的工作链,并能够根据网络负载添加更多的工作链和分片。验证者负责主链和分片链的验证,他们的任务会定期轮换。
账户由其完整地址标识,包括余额、代码和数据等组件。部署需要正余额。交易由合约执行产生,生成内部和外部消息。该系统采用单元袋(BOC)格式进行数据存储,并采用图灵完备的虚拟机(TVM)来执行合约代码,而交易执行器则处理验证和费用计算。[16]
Everscale 支持跨多个领域的各种应用:
$EVER 是 Everscale 网络的本地代币。它用于交易费用、桥接、交换、质押以及参与治理和投票过程。该代币是网络内各种活动的核心要素。[10]
$EVER 代币的分配旨在支持 Everscale 生态系统的多样化需求:
总供应量为 2,119,767,117 EVER。[12]
Wrapped EVER (WEVER) 旨在促进原生 EVER 代币在 Ethereum 和 Everscale 之间的转移。 这种适配旨在支持互操作性并扩大这些 区块链 网络中的投资机会。[18]
Everscale的治理结构使社区成员能够使用WEVER(Wrapped EVER)代币来提议和投票。软多数投票(SMV)机制根据“赞成”和“反对”票之间的平衡来指导决策,对于更重要的事项,门槛会更严格。
该系统旨在解决投票参与度低和增加操纵投票的难度,从而促进Everscale网络内的公平决策。[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