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e 区块链 (Core Chain) 是一个由 比特币 驱动并与 以太坊虚拟机 (EVM) 兼容的 第一层 区块链。其显著特点是一种名为 Satoshi Plus 的新型共识机制,该机制结合了委托 工作量证明 (DPoW) 和 委托权益证明 (DPoS)。[1]
Core 区块链 (Core Chain) 于 2023 年 1 月 14 日启动,是一个由 比特币 驱动并与 以太坊 虚拟机 (EVM) 兼容的第一层 区块链。其显著特点是 Satoshi Plus 共识机制,该机制融合了委托 工作量证明 (DPoW) 和 委托权益证明 (DPoS)。这种机制旨在解决区块链三难困境,即 区块链 无法同时实现去中心化、安全性和可扩展性。通过利用比特币哈希率和 DPoS 共识,Core 旨在增强安全性、可扩展性和去中心化。作为首个实施 Satoshi Plus 的项目,Core DAO 旨在通过培育必要的网络效应来促进 Web3 的更广泛采用。[2]
Core 团队通过控制 DAO 来监督 Core 区块链。然而,未来的计划包括逐步去中心化治理,CORE 代币持有者受托培养和维护一个与项目愿景一致的社区。DAO 设想了去中心化的三个发展阶段:链下治理,其中决议由 DAO 选民的大多数通过;有限的链上治理,通过链上投票促进对固定参数的更改;以及最终的完全链上治理。[2]
Satoshi Plus 机制将 比特币 矿工的哈希算力与 Core 验证者 相结合,以同步 BTC 矿工和 Core 网络之间的区块。同时,DPoS 共识使代币持有者能够投票并选择验证者,从而促进小持有者参与网络治理。验证者选择涉及一个包含 PoW 和 DPoS 机制的复杂公式,其中前 21 名 验证者 当选为 200 个区块。不当行为会导致罚没和监禁机制。区块每 10 分钟挖掘一次,类似于比特币网络。奖励在验证者和系统奖励合约之间分配,其中 90% 分配给验证者,其余分配给中继者和验证者。[2]
CoreScan 是 CORE 区块链 的官方 区块链浏览器、API 和分析平台。创建 CoreScan 开放 API 是为了确保公平访问 Core 的 区块链 数据。它们使开发人员能够通过标准的 GET 和 POST 请求直接利用 CoreScan 的 区块浏览器 数据和服务。这些 API 作为社区服务提供,不提供任何保证,允许用户访问他们需要的内容,而没有不必要的限制。[3]
非托管 BTC 质押 为 比特币 持有者提供了一种安全且去中心化的方式来赚取奖励。用户可以通过原始比特币网络中的限时机制锁定其比特币持有量,从而在质押时积极参与 Core 区块链 的 共识机制。这种机制称为 CLTV 时间锁,这是一种比特币原生的加密功能,用于设置交易输出的条件。Core DAO 上的质押者不是放弃对比特币的托管权,而是将他们的比特币放置在交易中的 CLTV 时间锁中,该时间锁可以配置为在指定时间后返回输出。质押者在交易中包含一个脚本,其中包含 Core 验证者地址和接收 CORE 代币奖励的地址等详细信息。通过委托他们的比特币来投票支持 Core Chain 上的验证者,比特币质押者可以赚取 CORE 代币奖励,从而使他们原本被动的比特币持有量变得富有成效。这种 BTC 原生质押的非托管实施使用户能够在质押时将其 BTC 资产保留在比特币网络上,从而扩展了比特币的效用并激励了质押者。[4]
Core Bridge 由 LayerZero 提供支持,有助于在 Core 和其他 区块链 之间实现平稳的资产转移。它包括 Core 上的 LayerZero 合约,用于跨链转移,以及部署在 Core 和连接的区块链上的桥/代币合约,从而确保整个区块链生态系统中的无缝互操作性。[5]
coreBTC 是 Core Chain 上的原生 封装比特币,通过安全且无需信任的机制与 BTC 保持 1:1 的挂钩。这使 比特币 用户能够使用他们的 BTC 资产无缝地参与 EVM 兼容的 Core Chain 上的 DeFi 领域,从而在保持其安全功能的同时扩展比特币在 DeFi 中的效用。与需要托管人持有底层比特币的 WBTC 等中心化封装代币相比,coreBTC 在去中心化基础设施上运行,涉及锁仓人、守护者和清算人等无需许可的参与者。这种去中心化模型增强了安全性和完整性,符合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精神,并降低了与中心化托管人相关的风险。[6]
CORE 是 区块链 上的原生 实用代币,在 质押 和支付 gas 费用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CORE 的总供应量为 21 亿,遵循类似于 比特币 的代币模型。与 以太坊 一样,一部分区块奖励和 gas 费用将被 销毁。排放计划跨越 81 年,旨在吸引比特币矿工在 2040 年左右预计的 挖矿 奖励减少后将其哈希算力委托给网络。[2]
CORE 具有以下分配:[2]
stCORE 于 2024 年 1 月推出,旨在提高 CORE 代币的功能并简化 质押 程序,为代币持有者提供更大的灵活性和效率。虽然质押 CORE 有助于网络安全,但由于无法交易代币,传统上会限制代币持有者参与各种 DeFi 协议。然而,流动性质押代币已经克服了这一限制,解锁了质押代币的 流动性,并使其能够在 DeFi 生态系统中的各种交互中使用。从本质上讲,流动性质押 在现有框架的基础上增强了质押代币的流动性。[7]
2024 年 4 月 29 日,来自 ALEX LAB 基金会 的 比特币 桥 XLink 在 Core Chain 上启动。XLink 使用户可以无缝访问 Core Chain 上的各种 DeFi 服务。[8]
2023 年 11 月 14 日,Pyth 价格馈送 在 Core 上可用,标志着基础设施的显着扩展。认识到基础设施在维护强大的 区块链 生态系统中的关键作用,将 Pyth 纳入 Core 现有的 预言机 网络使开发人员能够构建更复杂的协议。这种增强使用户对在 Core 上运行的应用程序的效率更有信心。[9]
2023 年 11 月 13 日,Core 宣布与领先的 Web3 基础设施提供商 Ankr 集成,以提供 Core 特定的远程过程调用 (RPC)。通过访问 Ankr 的信誉良好的 RPC 端点,开发人员可以确保其 去中心化应用程序 (dApp) 的无缝和高速性能。[10]
2023 年 8 月 2 日,Core DAO 宣布将 SushiSwap(加密货币 领域中备受推崇的 去中心化交易所)完全集成到 Core 上。SushiSwap 的集成引入了集中的 流动性池、跨链交换和 DEX 聚合器,旨在为用户提供各种代币对的最佳报价,从而增强他们在生态系统中的能力。[11]
2023 年 3 月 9 日,Core DAO 宣布与 OKX 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扩大产品集成并与 CORE 社区合作,包括 质押 协议和改进与 Core dApp 的兼容性。[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