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ffrey Huang(又名 MachiBigBrother)是一位藝人、連續創業家和 DeFi 先驅。他是 Cream Finance 的創辦人。他也以台灣嘻哈團體 L.A. Boyz 的成員而聞名。Huang 於 2017 年創立了台灣娛樂公司 Machi 17,並於 2018 年創立了 Mithril Cash。[1][2]
Jeffrey Huang 於 1973 年 11 月 7 日出生於台灣。兩歲時,Jeffrey Huang 與家人移居美國。他曾在帕薩迪納的藝術中心學習,並畢業於爾灣加利福尼亞大學高中。在音樂方面,Huang 受到 Beastie Boys、NWA、Run–D.M.C.、Public Enemy 和 Rage Against the Machine 等早期饒舌團體反叛態度的啟發。作為言論自由和民主的倡導者,他能夠在 加密貨幣 和 DeFi(去中心化金融) 領域找到同樣的態度。[10]
18 歲時,Jeffrey Huang 與他的兄弟 Stan Huang 和表弟 Steven Lin 加入了台灣嘻哈團體 L.A. Boyz。他們從橘郡和洛杉磯周圍的派對中學習跳舞,並從康普頓和洛杉磯南區借鑒了他們的風格。他們最初被 Pony Canyon Records 發現並簽約。該團體獨自將嘻哈音樂帶到了台灣。他們的第一張專輯《SHIAM! 閃》售出了 13 萬張,隨後的發行也取得了類似的成功。他們總共發行了 16 張專輯,活躍了七年。[15]
在一個名為小虎隊的流行團體因一名成員被徵召入伍而解散後不久,該團體開始走紅。1993 年,《洛杉磯時報》在一篇題為「饒舌雙文化節拍:來自爾灣的舞蹈三人組——L.A. Boyz——在台灣大獲成功」的文章中對他們進行了介紹。[3][15][16][17][18][4][19]
LA Boyz 曾獲得新加坡 Billboard 獎最佳表演團體類別、香港 Billboard 獎最佳新人獎提名,並在金曲獎上受到讚揚。Steven Lin 憑藉他的個人事業贏得了 2005 年金曲獎最佳國語男歌手獎。[15][16]
該團體解散以追求其他興趣。Steven Lin 從事個人事業,成為一名整形外科醫生。與此同時,Jeffrey Huang 進入科技行業,創辦了一家互聯網公司,該公司以 6000 萬美元的價格與一家日本軟體公司合併。Huang 還擁有一支電子競技隊伍,並以 Big Brother 的名義參加了職業級的英雄聯盟錦標賽。[17][18]
Jeffrey Huang 於 2015 年共同創辦了新創公司 17Media。總部位於新加坡的約會應用程式 Paktor 於 2016 年底收購了 17Media 的控股權,兩家公司合併成立了 M17 Entertainment。2020 年 11 月,Jeffrey 將他的股份賣回給 M17,以專注於新的事業,他們更名為 17Live。[3][5]
Huang 在 加密貨幣 領域的第一個事業是 Mithril (MITH),這是一個 區塊鏈 競爭對手,與微信競爭,以《魔戒》三部曲中一種強大且可塑的金屬 Mithril 命名。他曾考慮將其命名為 Uru,即製造索爾之鎚的金屬,但據他說,這並不順口。2019 年,他創辦了 Cream Finance,這是一個建立在 智能合約 上的開放金融系統。該平台由其他優質 DeFi 項目(包括 Compound、Balancer、Curve Finance、Uniswap 和 BlackHoleSwap)的部分組成。2020 年底,他們宣布與 Andre Cronje 和 yEarn 生態系統合作。
他還推出了一種基於 Basis Cash 的演算法 穩定幣,名為 Mithril Cash (MIC)。該幣現在已停用。[7]
在進入加密貨幣領域時,Huang 回歸了他的嘻哈根源,推出了名為「Lit」和「Swag」的應用程式,這是 Cream Finance (加密貨幣) 的「YOLO」Alpha 獎勵池,它本身是對 Wu-Tang Clan 的「C.R.E.A.M (Cash Rules Everything Around Me)」的致敬,甚至 Mithril Cash 的代碼也是 $MIC。為了使其正式化,Method Man 演唱了 Cream Finance 的主題曲。[20]
2022 年 8 月,Huang 出售了 13 個 MAYC,價值約 35 萬美元,並在近一周內將 1,496,600 個 ApeCoin 轉移到 Binance,這使他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他在 Twitter (X) 上表示,他出售了他的 MAYC,因為他對 質押 $APE 不感興趣,但他仍然想保留他所有的 BAYC。截至 2023 年 6 月,他在與 machibigbrother.eth 相關聯的 以太坊 錢包中持有價值 9,526,662 美元的 NFT。[6]
區塊鏈 調查員 ZachXBT 和 Jeffery Huang 之間出現了衝突,最終導致了法律訴訟。因此,Huang 於 2023 年 6 月 17 日對 ZachXBT 提起訴訟。提起訴訟的原因是 Huang 指責 ZachXBT「發布並惡意宣傳一篇文章,該文章錯誤地將他描述為一名挪用了數百萬美元 加密貨幣 並操縱市場的罪犯」。Huang 要求 ZachXBT 撤下該文章和相關推文,但後者拒絕了。[8][21][9]
Huang 的訴訟涉及一篇名為「挪用 22,000 ETH 並導致十多個項目失敗:Machi Big Brother (Jeff Huang) 的故事」的文章[10],該文章於 2022 年 6 月 16 日發布。作者 ZachXBT 聲稱,這位台灣裔美國企業家和前音樂家 Huang 涉嫌於 2018 年從國庫管理平台 Formosa Financial 挪用了 22,000 ETH(3700 萬美元)。該文章還討論了 Huang 自那以後參與的多個不成功的 加密貨幣 和 NFT 項目。[9][10]
Huang 在 Twitter 上向他的追隨者宣布訴訟時寫道:
「我一直堅稱他的文章中的指控是不實的,我期待通過訴訟證明 @ZachXBT 非法誹謗了我。」[12]
ZachBXT 回應訴訟時說:
「很遺憾我必須發布這條推文,但我正在被 MachiBigBrother 起訴,因為我於 2022 年 6 月發表了一篇文章,今天 Machi 提起了誹謗訴訟。該訴訟毫無根據,並且企圖扼殺言論自由。我打算反擊並捍衛言論自由。」[9][11]
2023 年 6 月,Huang 在嘗試使用 Bored Ape NFT 挖礦代幣時,在 以太坊 (ETH) 中遭受了重大損失。Huang 積極參與 Blur NFT 市場上的交易活動,其中包括買賣大量 NFT 以賺取 Blur 代幣作為獎勵。Huang 遭受了約 2,400 ETH 的已實現損失,相當於 420 萬美元。Huang 的拋售導致了 BAYC 底價的下跌。[13][14]
2025 年末,Jeffrey Huang 在去中心化交易所 (DEX) Hyperliquid 上進行了備受矚目的交易活動,經歷了命運的重大逆轉。到 2025 年 9 月中旬,他的帳戶累積了約 4400 萬美元的利潤,這主要來自 Plasma (XPL) 代幣的 5 倍槓桿多頭頭寸。[22] [23]
然而,在兩週內,到 2025 年 10 月初,隨著 XPL 價值的下降,這一收益已轉變為近 900 萬美元的未實現損失。在此期間,在 2025 年 9 月 29 日,他還以 445 萬美元的損失退出了 Hyperliquid 原生代幣 (HYPE) 的 2500 萬美元頭寸。[22]
2025 年 10 月 10 日,據報導,Huang 已平倉了 XPL、ASTER 和 PUMP 的頭寸,總共實現了 2153 萬美元的損失。此損失的主要來源是 XPL 代幣,該代幣佔總損失的 1800 萬美元。據報導,在之前的 20 天裡,他的交易活動總共抹去了 4000 萬美元的利潤。[24]
在這些損失之後,Huang 遭受了更大的財務挫折。2025 年 10 月 17 日,他持有的 以太坊 被清算,導致損失 16 億新台幣(約 5450 萬美元)。報告顯示,他一直在做多 以太坊,試圖從之前的損失中恢復過來,當時 加密貨幣 的價值下跌。此事件導致他的交易帳戶累積損失 3.99 億新台幣(1300 萬美元)。[25]
2025 年 10 月 22 日,Huang 再次遭受了 11 億新台幣(約 3420 萬美元)的損失,當時他持有的 以太坊 多頭頭寸再次被強制平倉。據報導,這次 清算 事件受到市場低迷的影響,原因是另一位鯨魚交易員 James Wynn 的大量拋售。此損失使 Huang 在該平台上累積的總損失增加到 15 億新台幣(4720 萬美元)。[26]